close

  中新社臺北4月2日電 題:文徵明其人其畫
  中新社記者 李志全 陳立宇
  “就像大型時裝發佈會,它有很多單元,每套衣服都不一樣,但這些衣服又都反映的是一個主題,這就是文徵明。”
  說這話的是譚怡令,她背後是臺北故宮博物院“明四大家特展——文徵明”展覽現場。從2日起至6月末,該院所藏70餘件文氏書畫精品面向公眾開放。
  文徵明是明代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,和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稱“明四家”。史料載,他九次進京赴考,皆未考取功名。後雖被推薦為翰林院待詔,卻因理念不合,3年後辭官,致力詩文書畫。
  “他既不是一個做官的人,也不是有錢的人,甚至賣畫為生;他的作品面貌非常多,非常有變化,臨習各家作品,但映出的永遠是沉穩、穩重的特色。”作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,譚怡令認為,文氏比較難得的就是始終表現自己,並建立起獨特的風貌。
  是次展覽分書法和繪畫兩部分。書法以“書法發展”和“書法入畫”單元,說明其書風變化與其書法對繪畫的影響。繪畫以“繪畫發展”、“仿古風貌”、“一稿多本”和“花鳥人物”4單元,呈現其山水畫不同階段多樣的風格特色。
  “他跟唐寅不一樣,不是才華洋溢的天才。”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童文娥說,在長達70年的書畫創作生涯中,文徵明有的只是刻苦自勵,“每天晨起必練字,90歲仍能作蠅頭小楷。”
  作品《題宋高宗賜岳飛手敕詞》便是一例佐證,此幅為“文氏行年九十的暮年之作,書成之日離其謝世不足二十日”。
  “文徵明是四大家中最長壽的一位。”在臺灣古代書畫專家、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何傅馨看來,他的長壽加之子嗣能繼其業,生徒眾多,使得他對明代中晚期的書畫影響至巨,和沈周併列吳派領袖。
  3人都提到了文氏的度量,形容其“不失嚴謹卻不嚴肅,還有點幽默”。譚怡令舉例,曾有人去往他徒弟朱朗處買“文氏假畫”,不想意外走到文家,他不僅賣於其畫作,還稱“你就當從朱朗手中,買到了真的假文徵明畫作”。
  文徵明的畫有多火?明王穉登在《吳郡丹青志》記載:“寸圖才出,千臨百摹。”這也導致了“一稿多本”的現象。
  童文娥分析,有當時藝術市場興起的原因,也有弟子代筆或作偽的因素,這些作品常真假難辨。再者,文徵明常與友人游歷江南名山勝景,並用相近的構圖以紀勝或贈送留念。
  現場展出的《關山積雪圖》是文氏於嘉靖六年冬所作,以長捲形式呈現的畫作,“由近而遠層層堆棧,營造出一種具深度的空間感與距離感。”
  而作品《雪山圖》與之構圖幾如出一轍,臺北故宮博物院稱,“然以相同構圖贈送王守、王寵兩位兄弟,跋語亦提及此畫經三年時間才畫成,實有違常理”,“應是後人仿作”。
  文徵明的傳世作品雖以山水為主,但也有少量花鳥人物作品,此次特展就展出了稀有仕女畫《蕉陰仕女圖》等精品。
  賞其畫知其人,臺北故宮博物院希望特展有助大家認知文氏,領略他文人雅士的逸趣。(完)  (原標題:通訊:文徵明其人其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s77ushcf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